中秋遐思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6-09-11 16:06) 点击:132 |
中秋遐思 以前总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向往远方的未知,总觉得家乡不够繁华,而且似乎有些厌倦母亲琐碎的唠叨、父亲严苛的家教以及那些重复的没有新鲜感的菜肴。等不及能有个机会远离这些,找寻自己的天空。 第一次机会来临是十八岁那年的高考志愿,父亲为我参谋了三所学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家最远的那一个。出发去大学的前一晚我兴奋得睡不着,父亲为我准备行李,母亲则抱怨父亲由我选的那么远,离家的日子吃不好穿不暖受欺负怎么办。我撅着嘴嘟囔到:“我又不是小孩。” 大学里陌生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我和新同学们很快打成一片,然而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乡有多美好,有什么特色。或许这就叫离家方知家乡好。 那年在学校过的第一个节日就是中秋,舍友们一起买了月饼吃,看着窗外的明月,有个姑娘突然嘤嘤地哭了起来:“好想吃我妈做的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也突然心里难过,我的家乡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美好团圆。而母亲包的饺子皮薄馅大,非常美味,以前每一年的中秋都能吃到,那年却没有,莫名的失落。 第二次机会是毕业以后选择就业地,从小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不甘于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工作,依然选择了离家有些距离的省会城市。在外打拼的日子不容易,遇到困难我从来不低头,受了委屈也只能咽进肚子,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悄悄抹把眼泪。那时候才尝到孤单的难熬,想念母亲的唠叨、父亲的管教。 但工作忙碌,只能抽些节日回家,享受家里的温馨和放松。朴实的父母说不出想念的字句,知道我忙,所以就算计着日子,将思念化作了“过端午了,你回家吃粽子吧。”“快过中秋了,你不忙就回家吃月饼,给你包饺子。” 纵使外面的世界多烦扰,家乡永远是心头的一方净土,家永远是让人身心放松的港湾,家人永远是头稍微一弯就能依靠到的敦实肩膀。又到中秋,与其徒增感慨,倒不如借佳节之名,回家看看久违的家乡和望眼欲穿的父母。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