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董补民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肃北桃花思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6-04-29 18:43)    点击:75

肃北桃花思

     同样是美丽的花,在人们心目中,梅高洁,兰清雅,荷芬芳,菊脱俗,香艳的牡丹富贵,

    为什么桃花就该与情色为伍,受人非议加以青眼?

    年年岁岁,桃花依旧在春风中踏实勤勉地开着,红着脸娇羞可爱地笑着,没心没肺地挤

    在春花的行列里,为春天,为春光,为人们美着、媚着、艳着。在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中,

    在其华灼灼的桃花园里, 古往今来,始终绵绵不绝地清芬着桃诗意盎然的花香,婉约着桃

    温雅缠绵的花语。

    桃园赏花归来,便忙于俗务,忽然间就已是暮春时节了。白乐天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云:人间四月芳菲尽。时已四月,人间芳菲已尽,此时桃花自然亦已落尽,再想一睹桃花娇美的芳容,就需耐心等到来年新的花开时节了。但他老人家又云:山寺桃花始盛开。咦,这么说,若是不舍,又有兴,在人间芳菲已尽的暮春四月,去到深山幽谷的山寺中,也还是能再见到桃花美丽花容的吧?

    于是想起长恨春归无觅处 踏破芒鞋登庐山寻春的白乐天了。

    白乐天,是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写《大林寺桃花》诗时,诗人刚遭诬陷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司马。心情忧闷,司马又是个闲官,所以他每日优游于山水诗酒之间。元和十二年初夏,他与友人凡十七人,从遗爱草堂经过东西两片林子到达化城,在山顶憩息片刻,便登上香炉峰,是夜留宿大林寺。大林寺地处偏远,寺周多是清澈的溪流、苍白的岩石、低矮的松树和劲瘦的翠竹。由于山高地幽,节气比山下就来的晚,尽管时已初夏,这里却好像是早春二月,山中桃花才刚刚开放。惜春、爱春、恋春的诗人,曾因春光匆匆而别的无情怨恼、失望过。此时,当一片灼灼的桃花冲入诗人的眼帘时,他是多么的惊异和欣喜呀!恍惚间诗人仿佛进入了并非人间的另一世界——呀,自己真是错怪春了,原来春天并未归去,春天和她的桃花原来只是像孩子捉迷藏似的,顽皮地躲到这山高地僻的深山之中来了!面对此情此景,兴奋激动之余,诗人不由信口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呵,我们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是多么的天真而又可爱呀!

    今夜,月光如水,窗外,树影婆娑。

    一壶香茗,一抔落寞,独坐一隅,静静的与时光对酌。幽幽思绪,慢慢的在杯中沉浮,心湖微澜,轻轻地在月光中摇漾。哦,春已经走远,请许我用一枚桃花的花瓣做笺,镌写下春天曾经叠印着的那串足迹,与春天作别吧——一瓣落英,虽写不尽依依的离情别意,但是,在月色阑珊的今夜,随风放逐这瓣依然携有余香的落英的心事,已足以芬芳我对月不寐悠悠流淌的时光了。

    遥望皓空,忽发奇想——

    离开芳菲已尽的人间,去到山深谷幽、桃花始盛的山寺如何?每日,打坐,念佛,看花,扫庭园、门前桃花的落英;清晨,合掌立于桃林中,看一只湿了翅的蝴蝶,躲在桃叶下,享受着朝阳熙和的温柔;皓月当空的夜晚,憩倚树下,细数枝头的花蕊,夜空的繁星;待花期过后,将扫起的落花用洁白的丝巾包起,置于佛前的桌上,让她们接受最虔诚的洗礼,在来年桃花含苞之前,质本洁来还洁去,将落花们洒入清澈明净的山溪中,愿她们以最洁净的方式,随波而去,让我爱的花之魂——安息……

    风儿叩窗,拂过我微启的心扉——

    风儿问:去山寺,与桃花为伴,是真的吗?我笑了,为自已匪夷所思的奇想。

    茫茫尘世,凡夫俗子的我,还有释放不下的牵绊,莘莘学子们也该不舍他们的师长遁入空门弃他们而去吧?蓦然想起,前些日子女同事们闲谈,聊起影视娱乐圈桃色新闻一事,我不屑参与,却有些忿忿:男女间的风流情事,色便色了,为什么还要冠之以,谓之桃色?情也罢,色也罢,又与桃何干?想起对爱情坚贞忠诚的桃花女神息夫人,想起曾在春风中盛开怒放的桃花,一朵又一朵,一簇又一簇,她们用自己粉红色的生命,粉红色的梦想,倾尽心力去装点春天,装点大地,装点人们的生活,美丽的桃花何辜之有?

    啊,桃花,这象征爱情忠贞、纯洁、美丽的希望之花,从什么时候起,竟堕落成为了现代社会男女艳遇的同义词?在人际交往中,若有人说某女她长着一双桃花眼,注意了,这绝不是对某女的赞美之辞,言外之意是说她会抛媚眼钩人呢;说这人命犯桃花,或交了桃花运,是说他同时交往着几个异性,沾花惹草,言外之意是这人在生活作风上有问题呢!交桃花运命犯桃花,一个字,一个字,偏偏还挂上桃花,桃花莫名地便成了躁动和轻浮的代名词。唉,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连被世人尊为诗圣的杜甫也指桃花轻薄,他在《绝句  漫兴九首》的诗中说: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一个轻薄桃花就此判定了桃花的轻薄之名,桃花的冤屈还能向谁、向何处去倾诉呢?

    人间多少不平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个又一个的运动,整风、反右等等等等,直至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除了大革了文化的命使万马齐喑,又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但这皆是人间事,尽管花花草草也与资产阶级思想挂钩,均予铲除,但这待遇是花们共享,非桃一花之专利。然不知何时起,桃花与人间的男欢女爱、你痴我狂被人为地生生捆绑在了一起;如今又进而将有权人、有钱人你当小三我包养的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将娱乐界的移情别恋、风流情事硬生生地也与桃花扯在了一起,谓之桃色事件”“ 桃色新闻,将情色与桃花生拉硬扯地纠在了一起。若桃花有知,该是多么委屈!这一付枷锁实在是太过沉重了!同样是美丽的花,在人们心目中,梅高洁,兰清雅,荷芬芳,菊脱俗,香艳的牡丹富贵,为什么桃花就该与情色为伍,受人非议加以青眼?

    桃花是高尚的。尽管她受到了人们如此不公的待遇,但她只是默默。依旧每年默默地开出一树烂漫而娇美的花,结出多汁而鲜甜的果,她依然将她的一片赤诚,奉献给那些岸岸然作正人君子状、鄙视她的世人。桃若有知,必窃笑人的无知:这人世间只要有男人女人,就必然会有恋情、爱情。纵横千军万马的西楚霸王征战中不忘虞姬;雄姿英发的周瑜,在火烧赤壁慷慨激昂的功业中,也点缀着小乔的芳影,你们又何必道貌岸然假充正人君子?即或有的世人做了出格出轨的份外之事,他出格时出轨后的神色,与桃色又有何相似之处,而偏要将丑闻归咎在桃花的名下呢?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年年岁岁,桃花依旧在春风中踏实勤勉地开着,红着脸娇羞可爱地笑着,没心没肺地挤在春花的行列里,为春天,为春光,为人们美着、媚着、艳着。在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在其华灼灼的桃花园里, 古往今来,始终绵绵不绝地清芬着桃诗意盎然的花香,婉约着桃温雅缠绵的花语。梦海姹紫,情园嫣红,桃花,只不过是其中至纯至善至美的一朵而已,为什么唯独对她要戴上有色眼镜去诬她、污她、嫌她呢?聪慧的桃花知道, 诬她污她的, 止不过是一些伪君子、假道学之流的哗众取宠者而已,世人大都还是公允的,不管哗众取宠者如何给她抹黑,什么桃花眼、桃花运、桃花情、桃花恋、桃花劫……欲加之丑名真是扯不清,理还乱,然她清楚,正直的人们仍一如既往地呵护她,依然爱她、赏她、赞她……

    随它去罢,桃花释然,又微微地笑了。

    君不见,成语名句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也。此言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 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 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司马迁以桃李赞美飞将军,后人将此言比喻人做了好事,不须自我宣扬,夸耀,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比喻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比喻为人只要品德高尚,正直、忠诚就能感动别人,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受人尊重和景仰——此名句,毋乃桃花清雅风貌、高尚品格之谓耶?

    君不见,有成语名句桃李满天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有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诗文中桃李,喻指学生,皆以桃李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此外尚有成语桃李门墙门墙,喻师门或师道,此成语喻指办教育之地——上述二成语,亦皆与学习、教诲育人相关。桃李,精英后辈和莘莘学子之谓也!

    噫,就为一个成蹊,就为一个满天下,桃花仙子应该亦可年年在春风中舒怀朗笑矣!

    桃花思,思桃花。对月,独坐,将一壶茗茶由浓喝到淡,由热品到凉,心中已不再落寞,因了桃花。

    皎皎皓月,挂在中天;冷冷清光,泊上窗棂。夜渐深了,仰首夜空,高天有看不尽的星星;俯看窗外,地上有数不清的花草;凝眸眼前,壶中有倾不完的心事。洋洋洒洒,乱了午夜里安静的思绪,且铺一张粉红的锦笺,把这一地缤纷的落英捡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啊,桃花思,桃花思,原来有一种花,她的娇美,她的芬芳,她的坚贞,也能让人梦牵魂萦、清夜无眠!于是,我在四月的春夜里流连着,独自沉吟在思绪轻飞的温婉时光里。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董补民律师提供“工商查询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董补民律师,董补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董补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31971310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董补民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酒泉律师 | 酒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董补民律师主页,您是第125234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