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杏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6-04-29 18:13) 点击:82 |
李广杏 在敦煌,这已经是撞见的第八个春天了。岁月的脚步把我们又一次带进了温暖的季节。 晚饭后朋友载我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平日里都是我开辟一些新的景致,然后和他们一起去享用,这个浓浓的黄昏里,糊里糊涂被她带到了一条小路中央。回头望时,才发现周围已是一片花海,顷刻间整个身体都被甜蜜的花香包围了起来。一路大步走去,真是舒适之极…… 我们乘着夜黑,偷偷摸摸折了许多束。去折别人种的花总有点心虚,心里默默念着杜秋娘的句子给自己开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嘿,瞧秋娘阿姨说的多好啊!捧着大把的花枝,跟在朋友身后,吹着一阵阵春风回到住处。找来闲置了两三年的花瓶,弹去厚厚的灰尘,清洗干净,灌满水,稍作修剪,尽然插出三瓶来。到这时才看清,折来的原来是满满几枝杏花的花蕾,呵!忙乎了大半晚,斜靠在床头欣赏着瓶子里的插花作品,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朵朵花苞像极了梅花初放的样子。 睡梦里,似乎没有衔接的上花树下那些甜蜜。 清晨,被一段故事惊醒,揉揉眼睛又忘了梦中情景,努力记,却怎么也记不起来!抬起头,发现昨晚插在瓶子里的那些杏花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部绽放,甜丝丝的味道从花瓣深处飘了出来。这时记起,上个月还在秦州李广将军的陵墓旁坐过一会儿,昨晚又去了他种的树下散步,且采了几束回来享用,再过两个月又可以吃到那金黄香甜的杏子哩!岁月和缘分就这样永不停止的交错变幻着,任由一季一季地花开,任由一季一季地花落。 我们夹杂在这季节中间,观看着那些花儿一点一点的绽露,再看着她们一朵朵从肩头轻轻飘落……没有凄凉,没有惋惜,夜雨之后也不再孤寂。一片一片的花香在此时仿佛已经嵌入了我的魂魄,一瓣一瓣娇美的容颜将漫随这一季的青春永远都印在心间。 杏花茶 这是个已经卷进春天最深处的周末,却在四处繁花盛开的日子里,飘起了满空的白雪……是不是桃花的气息散的太远,雪花儿终于按耐不住又折了回来。 没有焚香,随意拉过桌凳,还是开化龙顶弥散出雅致的淡香。在白雪撒了一屋顶之后,暖暖的茶雾显得更加轻袅可人!一壶饮罢,我在清扫满桌飘落的杏花时,很不忍心丢弃那些伴我诸多日夜的素面精灵。虽然已经调零,但花瓣儿还是透出淡淡的粉色,于是和朋友商量,用这些落花泡一壶茶来共饮……大家还都不太反对! 我们一朵一朵将书桌上散落的杏花捡起,筛选比较完整的花朵,清洗干净后交给SW,他很用心地泡出一杯杯“杏花茶”给大家品尝。 第一杯,接在手中,几乎无味。杏花似乎与生俱来就比较素雅,没有桃的红艳,又不如梨的霜洁,一张素面朝天的脸,原来就连用热水冲泡也是如此的淡然。“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将梅。”梅尧臣先生可以算作是一个解杏之人了吧! 第二杯,气清,杯中开始微微泛出些甜意。 第三杯,就是这一杯,真是意想不到呵!尽然是杏仁的味道了。朋友说,应该是花粉在高温下侵入泉水后泡出的滋味吧。 哦!原来天下物事都有其源泉,从春天的一朵花,尽然可直通若干岁月之后结出的果实核心。回头细想,我们的今天何尝不似这朵小小的杏花呢,多少年过去以后,你我可也能嗅的到各自历经风雨之后酿成的那一瓣馨香? 李广杏 最是这甜蜜的七月,你若走在敦煌的大街上,时时都能遇到路过的水果车,车上多半是装满一种当地百姓最为喜爱的水果——李广杏。这时,你或许会问,是什么原因让这颗小小的杏子冠以堂堂李广大将军的姓名呢!从龙城飞将军李广成为敦煌杏的代言人,在民间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烈日炎炎,将士焦渴难忍。突然空中袭来一阵奇香,只见两匹彩绸自流云中飘下。李将军策马追赶,拔出神箭射出,其中一匹彩绸应声落地,化成一片果实累累的杏林。众人争食,苦似黄莲。李广愤然砍平杏林……次日清晨,却见每一棵杏树都重新长得枝繁叶茂,树枝上结满了鲜嫩的黄杏令人馋涎欲滴。李广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了一口,顿时香入唇齿,一股甘甜沁人肺腑。随后将土们纷纷摘杏食之,立刻觉得精神倍增。 原来,那两匹彩绸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前来搭救李广的。她们调皮只顾嬉戏,惹恼了李将军,被李广射落了其中的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了苦杏仙子,她施展仙法,在苦杏树桩断处接上甜杏树枝,使其结出了清香甘甜的黄杏。当年曾为李广解危救困的甜杏,就这样随着李广大军传入敦煌。后来敦煌百姓为纪念汉将军李广,就把它起名叫作李广杏。 在敦煌合水村杏林的最深处…… 我坐在春天曾来过的地方,和几个朋友一边听着民间的美丽传说,一边品尝着这金黄醇香的果实。大家的思绪不由自主被讲给我们故事听的这位老人带进了那些谁都去不了的空间。 我手里握着一枚朋友递过来的李广杏望着眼前的鸣沙山,想着鸣沙山对面屏障一样横踞的三危山。在这个荒漠中“岛屿”一样的城池,在若干年前的远古时代是否也是今天这番景象?三危山上居住的青鸟神使是不是也曾面对过这般的干涩荒芜?不过还好,上天总还是眷顾这里的,不然也不会安排李将军把这么好吃的杏子顺路带进了城。 “李广杏的确好吃,难怪被大家誉为敦煌的水果之王!”从南方远道而来的一位朋友一边大嚼一边不停地赞美着。我也在她的蛊惑之下又多吃了好几颗。 在移居敦煌之前也曾吃过其他地方产的杏子,有个头很大的,也有小的,有很甜的,也有能让人酸倒大牙的……但在众多杏子里最喜欢还数敦煌的李广杏。在当地,水果摊上的小贩们都会给你介绍它说:“光泽黄亮,汁甜如蜜。”不过的确是这样的。它列在我所见过的水果中不算最漂亮,也算不了是最甜的,但我最喜爱它金亮肌肤下弥散出来的那种奇异清香,这香味与众多水果都不相同,不似甜瓜菠萝等远远就能闻得到的蜜香,李广杏的香味只有你贴近它,细细地品尝时才能嗅得见,这香不浓郁,清爽中透着细腻,就像好的茶,并不香浓袭人,却清奇。 咬一口,也不是那么甜腻黏人,它带着清香的汁液会顺着你的唇齿滑入口中,那种醇厚香甜的气息能随着你的吞咽渗入心脾……说再多也无用,还是待你亲自品尝了才会晓得,在如此苍茫宽阔的大漠雄关内,也能生长出这样的玉果佳品。 离开敦煌合水村之前,我们又向老人顺便问了些传说之外的事。才知道,李广杏的树种在古代引自西域,经过长期在敦煌的繁衍栽培逐渐长成敦煌现在的李广杏品种。老人说,杏树耐寒、抗旱,才能够在气候干燥的敦煌茁壮成长。 听到这里,我悄悄望了望老人古铜色的额头和两鬓斑白的乱发,心里暗想,这里的杏树、枣树、梨树、白杨树、胡杨树……每一棵都像质朴憨厚的敦煌人一样坚挺壮硕,不畏沙漠中干渴和几千年来风沙洗礼才得以驻守在这荒芜的边缘,伴着老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宝库一同散发着文明的光芒。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