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玉米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10-01 06:31) 点击:172 |
剥玉米 到了大秋,生产队的玉米都堆在场院上,到了晚上社员们吃过晚饭以后,大伙都来到场院上剥玉米,一般剥到十点钟。来场院剥玉米是义务劳动,不计工分,但是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基本没有缺席的。说起来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生产队是一个集体,社员都是有组织的人,所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是理所当然了。 场院上亮着灯光,一千瓦的大灯泡贼亮,把整个场院照得几乎跟白天一样。大伙围坐在堆积如山的玉米四周,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不缺席,场面很热闹呢!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说笑不断,笑声连天。大人们在剥玉米,幼小的孩子爬到玉米堆上折腾,那么高的玉米堆把孩子埋没了,孩子在喊叫,大人还得去找孩子,把孩子从玉米堆里拉出来,拉到自己剥玉米的座位:老实跟我在这儿呆着,不许乱跑。小孩子是呆不住的,也是看不住的,不一会儿又不知钻到哪里去了。等到快结束今晚的义务劳动时,一看孩子不见了还得去找,找了老半天一看:孩子在场院边的的麦秸垛里睡着了,睡得那样瓷实,叫都叫不醒。 说起剥玉米,那大姑娘小媳妇可是嘴里总是不闲着,笑声总是不断,使整个场院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当然年轻的小伙子也是晚上剥玉米的主力军,但活泼俊俏一些的小伙子总是喜欢往大姑娘小媳妇跟前凑,感觉跟妇女一块干活有精神头。其实有的小伙子就是想追那个漂亮的姑娘,而那个俊俏的姑娘也对那个小伙子也那么一点儿意思。一拍即合,眉目传情,大晚上的并不是谁都看的那么清楚,但妇女队长却看在心里,一切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也是保媒拉纤的专家啊! 大晚上的光剥玉米就显得太沉闷了,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再唱几段样板戏活跃活跃气氛也不错。不知道柱子这个小伙子说了什么话,南头王家的小媳妇追着柱子围绕着玉米堆跑,柱子被玉米绊倒了,小媳妇揪着柱子的耳朵:看你还敢说,你还说不说?柱子求饶: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这才结束这个节目。 下面的节目就是唱样板戏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里的唱段是人们熟悉的,老队长的《雄心壮志冲云天》唱得是底气十足,感觉就跟李玉和似地,老队长唱毕是掌声一片,“来一个,再来一个!”声音此起彼伏,秋夜的场院好不热闹!民办排长唱杨子荣的《穿林海》,荡气回肠,声音洪亮,再次激起了一片掌声。 那时候,秋天的夜晚剥玉米,每年都上演着好节目。记得在一九七四年我上高中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共同创作的诗集中收录有《剥玉米》一诗,就记录了这样的场面,三十多年前的剥玉米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也难以忘记。那是美好的记忆,青春的记忆啊!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