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董补民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我的一九七八年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10-01 05:58)    点击:131

我的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七年的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高中生涯被特地拉长了半年,来不及参加村里的闹社火,就跑回学校。尽管春雪没有消没的迹象,春寒料峭,但老师们早早到了,哪一个个房间里吁吁吐出的烟气,就好似一种宣言。新学期开始了,给我们希望和勇气。校长换了,新校长叫姜治是从前一个初中的校长。老师也有调整,来了好几个从前没遇见过新老师。开课后我们的班主任也换成比武止戈老师年轻的刘伟章老师。

新的学期,从老师到学生,都憋足了一股劲,老师恨不能倾其所有,学生恨不能一日成才。但是学习毕竟不是一夕一朝的事,考了几次试,我们这届学生的狐狸尾巴就全暴露了。逐渐分开了档次,有的更加信心百倍,有的则灰心丧气,有的早就打点行李回家去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学校学习最好的是刘新洲、黄镇、宋子田、王斌勇、张小军、焦少龙、张继刚、等几位。那些好学生得到老师的偏爱,我们这些差生既嫉妒又羡慕。我们的老师们我相信当时是天底下最敬业的,刘萧乾老师,就是那时候累病的,我们毕业不久就去世了。武止戈老师当时已经年皆五旬,但还是夜以继日的为我们印资料、备教案讲课。连平时不给我们代课的老师也自觉自愿的抽时间为我们上课。记得好像靳建老师就为我们上了许多课,但他不是我们的课任老师。靳老师后来在定西一中和西北师范大学教书,是甘肃省有名的教育专家教授。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以前混日子,一个学期是那么长,而当真正做学生读书,时间却是那么短。

一九七八年的高考好像没有进行预选,还是预选过,我现在记得不太清楚,但这一年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高考。那一年也是我第一次上会宁县城。高考是在七月份举行的,我们化了一块七毛钱,坐班车到会宁。当然之前从学校到家里,再从家里到学校的一百多路是两条腿走过来。可有的同学当时家里困难的连走会宁的一块七毛钱也拿不出,就从家里骑自行车一直骑到会宁城里。那时候参加高考到了县里,县政府对学生是统一安排的,我们被安排在一中的学生宿舍里住宿。晚饭也是县教育局统一供应。在县教育局的院子里,我们拿碗分得一碗鸡蛋汤,和两个馒头。起初好些同学不敢吃,怕收钱。后来给我们小学时代过课的周建政老师出来给大家解释,我们才大着胆吃了饭。晚上住下来,觉得身上痒痒的,最后痒得睡不着。有人说屋子里有臭虫,但是没有灯,有人点燃了纸条,照着抓臭虫。这样一直吵闹到快天亮。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天亮的时候昏头涨脑的。

正式高考的时候,天空发雷雨了,县城周围的山上有打雨的炮。天空云层厚积的时候,那些炮就开始连发,很象后来在电影里看到的高射炮打飞机的样子。早晨考语文,作文题是《雨后》,可是我们正写作文的时候雨还在下。如箭的雨苗射在地上,射起大大的水丁。所以我的作文好像写成下雨的状况了,只在最后才想象了一下云开雾散的景象。后来才知道那文章要写的是改革开放的及时春雨,而不是我们看到的雨后景象。下午考理化的时候又发雷雨,又打大炮,真格一个硝烟弥漫。物理一门我什么也没有答上,本身就不懂,给大炮一轰,知道的那点都跑到爪哇国去了。

高考结束了,之后是漫长的等待。其实有什么等头,后来才感到可笑,没有知识还妄想上大学,但当时我们就是不知道深浅。不到一个月收到一个分数单,一看成绩,羞死人了,才一百五十多分。最低的一门物理才四分。看来不是吃读书这碗饭的料,从此放心的务农当个庄稼汉。其实那一年甘肃省的高考录取线也就一百七十多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要是当年知道这情况,那可能怎样做,就说不定了。

一九七八年的后半年开始,十八岁的我,开始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夏天收麦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两膀有力,不向两年前才十六岁时,参加劳动就给当个全劳力,做什么都落在人后头。秋后生产队就分配了一对驴叫我耕地。七个人一个组,到了地头才知道,比我小一岁两岁的那些同伴,早两年就耕地了,而我白白多读了两年半的书,现在倒不如人。

跟在驴后头了,一辈子有啥出息。爷爷当年这样说我。我也是这样说的。一同毕业的同学,马克选、罗友文、柴守敏他们三个在村里的初中继续上学。但我没有那个福分,爸爸叫我挣工分,一天也不许落下。到了这年的十月份,我就去打工。当时队上有个副业队在白银的搞副业。现在叫打工,那时候叫搞副业。村里的年轻人轮流着去白银。打工挣的钱多,一天可以挣四块多钱,除了交给生产队一块半记工分,其余的就是自己的。一个暗霜铺地的日子,我坐着白银建工局的一辆大卡车连夜到了白银。当晚住在白银供电局新建的一栋楼里,没有床板,水泥地上铺开草,放开背包就睡了。后来我们就在那供电局的院子里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日本电影《望乡》。

第二天,打工正式开始,我们是男劳力,就是打炮眼,抡洋锹的料。那时候三哥在白银公司三冶炼厂当合同工,我到白银的第二天他来看我。后来又领着我平生第一次上理发店理发。天天是泥水活,穿着配发的长筒雨鞋,背着铁锹洋镐走在大街上,那些衣着工整的人遇见了还要躲路。那时候我以为还是好有气势。后来搬到自己盖的工棚里住了,天气一天天的冷了,也没有什么火炉子。天天是白开水煮面,刚开始还觉得不错,天天吃白面。后来就发现不如包谷杂面在有些腌酸菜。有时候加夜班,站在水里捞沙子,一直到天亮。天亮了,回去还没有饭吃,要吃自己做。有一天,在火车站附近修一个水池子,往做好的钢筋骨架里浇注水泥浆,一干干了连续十八个小时,中间休息的时候,没有东西吃。带头的就跑到人家正式工的食堂里去借馒头,那厨师们很不情愿,但当我们宣布要中途走人时,他们才借给我们馒头。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城市,而且生活劳动了一个多月。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挣到钱,一个多月的苦力,除去生产队扣除记工分的,发到手九十块钱。回到家把那九十块钱交给爸爸,感到一种莫名的自豪。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滴水成冰的时节了。回家后反复的思来想去,还是拿起了书,想做做后的一搏。不料奶奶得了病,不久就去世了。奶奶的去世,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我,使我重新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我要走向我的人生有比较大的变化的一九七九年。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董补民律师提供“工商查询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董补民律师,董补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董补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31971310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董补民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酒泉律师 | 酒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董补民律师主页,您是第124927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