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董补民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关于故乡 关于村庄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29 11:16)    点击:199

关于故乡 关于村庄

  近乡情更怯 思乡言欲止

  故乡之所以成为故乡,是因为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离开了,只有离开了的人才称为故乡。一个故字饱含了离乡人的款款深情和无可奈何。自从离开了家乡就一直想写家乡,想家时写、过节时写、回家时想写,甚至在回家的火车上,也像模像样的拿出纸笔,想写下归心似箭的心情,然而却总是寥寥数笔便放弃,总是没有合适的语言和情感来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不晓得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在2010年就大受赞誉。在亚马逊无意中看到,讲述中国村庄的人和事,仅这一点就勾起了阅读的欲望。但最开始看的时候,却不喜欢,尤其是第一章,不能说作者做作,但是刻意地让人厌恶。作者刻意地进入、刻意地观察、刻意地采访、刻意地想通过梁庄来展示中国的村庄。我的故乡和梁庄有文化上的相似,但更多的是差异。所以在看到总是相以梁庄来展示中国的乡村时,我就很反感,因为我的故乡就不一样。但不得不承认梁庄还是能代表中国一部分人多地少、人口净流入地区的村庄。其中,王家少年奸杀80几岁老太的实践太让人震撼和痛心。即便到最后看完全书,对作者这种成文结构也不敢苟同,主题不突出,哪一方面写得都不深入,其实村庄的事情归纳总结起来不过为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穿插其中的有变迁过程中心态的变化、宗族主导模式的终结等。如果每一部分都能写得更深入就好了。作者基本上一小节写一个人的故事,而且大部分文字都是采用了直接引用讲述者原话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充满乡土气息和穰县方言特色的语句可以让读者轻易地就能想到讲述人的形象和梁庄的风貌。每一小节后都有作者的反思。如果能将这种田野调查的资料做综合研究和分析,将会给读者更多的信息和思考。随着阅读的深入感情随着人物的命运逐渐真正进入了梁庄,好像和作者一起倾听和观察这些发生的事,情感不自觉得进入,一遍聆听着梁鸿的梁庄,一边回忆着我的故乡,这我到不曾想过。

   今晚,合上《中国在梁庄》后,生活了20几年的故乡,轮廓又开始清晰的出现在眼前,那条小河、青翠的山头、成熟的庄稼、熟悉的相邻都开始出现在眼前。我想我又想家了。倒一杯红酒,让自己借着酒劲沉醉在思乡的梦境中。

   那也是我生活了20几年的地方。靠,每次写到故乡,张嘴就是这句话,沉重感跃然纸上。思念故乡的感情说不出来也形容不了,看着身边的这这那那就会想到家乡这这那那。村庄依河而建,布局整齐,临近公路,交通便利,且早早地就通上了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童年的所有生活都是在村庄开展,因村庄而生活。不像城里的孩子,村里的孩子很少看电视,都是和玩伴一起在广袤的田野里捉迷藏,在院子里跳皮筋、丢沙包。尤其是在每年秋收的时候,总会在放学的午后,和十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堆积的谷堆上翻来翻去,乐趣无穷。但是童年在农村的生活,却一直充满了对城市的渴望和向往,每年妈妈会带我至少去两次县城,购买当年度的学习用品。记忆最清晰的是有一次在新华书店,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孩问我:姐姐,请问您知道**书在哪里放着吗?那礼貌、悦耳、洋气的声音和语气在我的童年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我们平时的俺爸、俺妈比起来犹如天籁。对故乡的景色产生好感是在离开以后,到了发达地区才意识到清澈见底的河水,房前屋后的青翠的山峰、湛蓝湛蓝的天空,夜晚的满天繁星都是那么珍贵。大学谈恋爱时,蹲在院子里和男朋友打电话聊天,夜晚的村庄安静无比,知了、蛐蛐的声音更显得寂静,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抬起头繁星满天。村庄里的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尤其是左右邻居比亲戚走得还近,妈妈坐在炕上就可以把全村人的年收入、生日甚至家里的亲戚都能全点一遍。即便是现在每次一进入村庄,便是不停地招呼,二舅干活去啊;大爷忙啥去啊。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便是全村最热闹的时候,提前两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办事情的人家,妇女们一般拿着菜刀,摘菜、切菜、摆盘,男人们劈柴、烧火、炒菜。村里面烧火、洗碗总是固定的人,两个老爷爷,好像干了一辈子这样的事情。知道他们死去,才换了新人来干。我的故乡一直是和谐的,与世无争,睦邻友好。但是提到这个刷碗爷爷,便想到第一件破坏故乡和谐的事件——卖地。因卖地村里分成了两派,以村长为中心的支持派,和以**为中心的反对派,村庄不再和谐,两派相互诋毁、相互坑害。最令人难过的是,因分钱的问题,父子反目,姐妹成仇。这个刷碗那的老爷爷便是因为两个儿子分钱的纠纷导致他喝了农药自尽,这是整个村庄第一次的自杀事件。**的现代性与大屠杀,其实现代性与自杀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件事也是全村的第一次政治斗争。东北人少地多,村子里都是以种地为主,一般家庭的男人也都同时在县城里再干个瓦匠或木匠,不影响种地,多一份收入,所以我的家乡没有很多的外出务工者,随之也就没有那么多留守儿童等问题。出去打工的顶多是过了18岁辍学的少年,到成家的年纪一般也都回来了。

  其实所有对故乡的迷恋和思念都是因了离开,离开以后才开始念起故乡总总的好,尤其是在新的城市结婚、安家定居以后,明明知道以后回到故乡的日子越来越少,就开始越不舍。刚来到苏州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抵触,语言、文化。但是当意识到自己此生或许都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时候,便开始将这里当做家乡,认真学习这里的语言,了解这里的历史,研究这里的人的性格,但终究对故乡的喜爱是怎么也不会被阻挡和湮没的。总是会拿这里的村庄和故乡的农村来比较。在这个发达地区,仅从经济角度来讲,和我的村庄就不可比较,发达的村子每年的村级经济收入多达千万,但这里被现代性破坏的更严重,工业污染导致曾经可以游泳、捉鱼的河水浑浊不堪,曾经的麦田也被各类工厂取而代之,租屋也因一次次的拆迁不复存在,村庄早已没有了村庄的样子。

   如今,村庄游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选择。在城市里打拼、奔波一段时间总想找个依山而建、沿河而居的安静的村庄呆上两天,尝尝农家菜,呼吸新空气。在婺源虹村的夜晚,安静清澈,虽谈不上满天繁星,但也依稀可见,淳朴的客栈老板让我倒也觉得好似回到了家乡。五一小长假的时候,去了如东县的同学家里,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江苏的田园风貌,体验了江苏的农家风情。同学的爸妈非常热情,打消了我一直担心南方人冷漠的顾虑,两层半的黑白色建筑,矗立在池塘和麦田之中,夕阳西下之时,美不胜收。房子前面和右边都是池塘,养了鱼,晚饭的鱼就是从池塘钓出来的,屋后的麦田碧波荡漾。我们在院子里摘菜聊天的时候,隔壁的邻居抱着孩子过来聊家常,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准备晚饭的时候,老公和同学坐在锅灶的后面,添柴烧火,火光映在他俩的脸上,仿佛看到了童年的我,摸着被做得光滑的烧火凳,看着黑色的纹理,岁月就这样不声不响的留下了痕迹。

   一提到故乡、村庄,便有千言万语。眼下,中国这个处在大变革之中,尤其是村庄的变迁。田园风貌在一点点消失,原有的依靠宗族主导村庄文化的管理模式不再,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观的冲击,中国未来的村庄将走向何处不得而知。

   只是想默默地祝愿所有的村庄永远安静祥和,村庄里的人们平静幸福。

  随后,买了梁鸿的《出梁庄记》。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董补民律师提供“工商查询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董补民律师,董补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董补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31971310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董补民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酒泉律师 | 酒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董补民律师主页,您是第124923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