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 |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15-09-11 06:49) 点击:214 |
空气 没想到空气成了问题。 我曾经为自己庆幸:生活在古城西安,这个“古”暂且不论,自来水从“肺”(秦岭之美誉)中来。记忆犹新的是一年365天,西安市曾经300多天蓝天白云。蓝天是看得见的,白云也有目共睹。但自去冬而春,我忽然被一个叫PM2.5的指数日日提示,即便是头顶上天似乎蓝,云似乎白,不等于呼吸的空气就是空气,至少还有PM2.5,亦即细颗粒。严重的时候,空气变成了霾!看得见,呼吸而刺鼻,危害我不说,全世界已共识。 霾降临了中国上百座城市,古城西安不但未能幸免,而且常常名列前茅,甚至名登榜首。之所以能享此殊荣,常识无须我饶舌,我只不解者,偏偏去冬至于今春,至少四次预报小雪或者小雨,我所在的城北硬是只见云情雨意,不见云雨如期而至,偶尔雪花在飘,雨点在滴,路面却终于干白依旧。怪哉!奈何!一声长吁:只雨城南,不雨城北,老天爷何其乖谬乃尔!不雨,空气只能恶劣并继续,我等也只能翘盼而望眼欲穿。 今日,2013年3月30日,西安市晴,却不朗,日在天上,不见闪烁;天上无云,却灰白。天气预报曰:霾!细颗粒指数388,显示为重污染!有友打电话来,说:“桃红又是一年春,何故不踏青?也不觅春?”我说:“我想踏青,得有青可踏;我想觅春,春色何在?城市越来越大了,不出城,只能踏水泥地;抬眼望,灰雾蒙蒙,春色变成灰土色!” 忽然绝望:空气能否好起来?不争的事实是偌大一座城,角角落落汽车拥挤,大街小巷车行如流,每个汽车屁股后都在排泄尾气。我记得有此一说:牛屁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此说有根有据:2006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10.5亿头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18%,污染程度甚于汽车尾气。有无道理?起码算是一种说法,惊世骇俗,却发人深思。全世界食草的动物,不仅仅是牛,起码猪、羊数量不会少,猪、羊放不放屁?是否也放二氧化碳气体?人不吃草,照样放屁。截止2011年10月31日凌晨,全球突破70亿人口。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突破90亿。可以想象,牛的存栏数百分之百飙升。地球不会因为人口膨胀而放大,二氧化碳排放却会因为人口膨胀而上升。温室效应能逆转吗?虽然牛屁危害大于汽车尾气,不等于说汽车尾气就可以忽略不计。去冬而春,霾的来源之一便是汽车尾气。据说西安市每天有二三百辆汽车挂牌,道路拥挤、停车困难已成事实,西安市还扬言要建国际大都市,其奋斗目标之一便是人口突破一千万!照此目标扩张,空气的未来可想而知! 空气是啥?我愿意在此普及常识:空气,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含氮78%,氧21%,稀有气体如氦、氖、氩、氪、氙、氡等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随时随地会发生变化。对人来说,氧气是不可或缺的。天地之妙,就妙在:万物生长靠太阳,就有个太阳在天上;众生呼吸靠氧气,就有氧气在地上。人有晨练的习惯,因为人以为清晨空气最清新;人喜欢到户外去透气,为的是透新鲜空气;人的锻炼是有氧运动,一呼一吸新陈代谢;人热衷游山玩水,不仅仅为了赏心悦目,还为了享受空气维生素——负离子。但是科学早已告诫城里人:晨练不宜早,至少日出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夜间排放的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等未经阳光稀释、挥发,仍停留在地面上。现如今,譬如今日,这阴霾天气,足不出户为上上策。 悲夫!为你,为我,为所有的大都市人。上世纪80年代,我算是西安市的新移民,租住在南郊农村,道路固然泥泞,但睁眼便是南山,尤其是雨后,南山如画般扑入眼帘。早晚散步田间地头,呼吸的还真是新鲜空气。曾几何时,几乎是一夜间,几乎是丢盹间,几乎是眨眼间,天灰沉沉了,地灰蒙蒙了,蓝天白云罕见了。西安禁止燃煤后,蓝天白云的日子多了,可南来北往的行车也多了,结果是即便蓝天白云,未必空气里没有霾或者其他有害颗粒。人不能捏住鼻子不呼吸吧?人不能出门戴着氧气罩吧?人不能老呆在家里呼吸空气清新机过滤的空气吧? 人都说乡下空气新鲜,所以假节日喜欢往乡下跑。我是农民的儿子,可以说是呼吸着新鲜空气长大的。呼吸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新鲜的感觉,移民都市了后才比较出了城乡的空气差别。至少在我的故乡,春回大地了后,不出门都能闻见花的芬芳,村民闭着眼睛能说出扑鼻而来的是桃李之香还是槐花之香。乡下四季都有雾,早晨雾淡淡的接着地气,那雾如同蒸汽,沐浴了阳光后叫朝气。朝气里充盈着生机,所以就有了“朝气蓬勃”这个成语。乡下刮黄风,风过后落一地的黄土。城市的霾也发黄,但与黄风有天壤之别。 乡下在哪里?我这样问,是问你,也是问我。我刚变成都市人时,都市里没有我的栖身地,只能租住农村去。上世纪80年代,即使在明城墙圈里,也有叫“村”的地方,仍有平房,砖木结构或者土木结构。步出城门洞,农村比比皆是,左顾右盼,庄稼地很是养眼。渐渐的,绿色变成了楼盘,农村变成了城中村。随即城中村被改造,结果是农村从都市人的视野远遁,以至于消失。都市的扩张,就是农村的被格式化,就是耕地阡陌的被步步蚕食,或者被一大片、一大片鲸吞。几乎是与此同时,乡下也“日新月异”:人拥挤到了都市打工,乡村先没有了人气;只见一幢幢农家小楼拔地而起,却不见一颗颗树木长大成林。我的故乡距离西安市城区100里,说今非昔比名副其实,说宜室宜居却未必。沟壑像瘦骨嶙峋的老人脱了裤子,难为情却除非闭了眼睛;已经喝上自来水了,因为人老几辈子的沟泉壑流枯竭了;遇上暴雨必然滑坡、泥石流,河水忽然暴涨,又忽然干涸,平地、坡地都变成漏斗盛不住雨了;不刮西北风的日子空气依然新鲜,但只要西北风劲吹,空气比西安市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久前有位朋友说,城市的空气是没有指望了,唯一可行的是及早打算,最好到乡下置一院房子,等退休了养老。我的回答是笑,因为我不知道说啥好,如鲠在喉又哭笑不得。如果听任都市这样膨胀下去,还到哪里寻找乡下呢?又到哪里寻找新鲜空气呢?总不能都搬到“肺”里去吧?有个常识不言自明:如果地球村变成了一个大都市,空气和淡水都污染了,地球人该去哪里呢?有位朋友比我乐观。他说:“肉食者谋之,用不着你我操心!”我欲言又止。把空气变成眼前这样子,谁谋的?你我他,是否都能脱开干系?不能忘记一个事实:人只要活着,就得呼吸!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