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董补民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敬酒的“敬”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10 10:07)    点击:152

敬酒的

  我最怕宴会,怕之一便是酒。无酒不成席。若酒和菜一样,各人自取,那当然好。酒却是要敬和被敬,我的怕就在这里。不喝酒在我已习以为常,不能喝是不喝的理由之一,却常常遭遇敬酒而尴尬。恭敬不如从命吧,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敬而拒之吧,又显得却之不恭。俗话说:敬酒不吃吃罚酒。字里有大学问焉。我不喝酒,难免不敬,也不敢;被理解,也被不理解;常常难堪,难言,难于应付。虽说敬酒不吃未必吃罚酒,但心里总惴惴,像欠了人情、做错了事似的。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尊敬;恭敬;有礼貌地送上饮食和物品,如敬烟、敬酒、敬茶等。照此注例,敬酒的其实就是有礼貌地送上酒。既然是礼貌,就应该礼尚往来。譬如把杯换盏,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我不喝酒,自然不能礼尚往来。敬酒是要先干为敬,我没这个本事,又怕惹火烧身,所以从来是能缩则缩,能躲则躲,更不敢端个杯子满酒场轮敬。不,却不能阻止人。受之不能,只有之不能,只有扫人之兴了。不吃,那就等着吃,这是什么逻辑?我常遭遇的难堪不是吃罚酒,而是让敬者不快、不悦,那酒后的所谓友情就不敢奢望了。

  至亲、至交同席,知根知底,敬酒那真是,量力而饮,适可而止,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牛不饮水强按头。谁见给父母敬酒,非要把父母灌醉的?夫妻之间,即使相敬如宾,也不会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如果亲朋好友身体不能接受酒精,莫说敬酒,即使你想过把酒瘾,多半也要被夺杯。这里的不敬就是敬。敬爱亲朋,首先要体贴亲朋,替亲朋的身体着想。

  除开至亲、至交,酒桌上的敬酒一言难尽。端一杯酒过来,可能是真敬,也可能是礼敬,甚至可能是一种伪敬。一个人十分厌恶你,也可能端杯来敬你,这不受用,还得受。敬酒十有八九是应酬,是例行公事,浅尝辄止可,开怀畅饮亦可。两杯一碰,喝和不喝都无关紧要,喝了未必就见真诚,不喝未必就就欠真诚。场面上的事,虚于应付、长于敷衍、惯于作假是一种成熟、一种世故,人人心知肚明,所以没有谁会较那个真。

  真敬有两种:一种是随意、尽兴,不勉强人。另一种是豪饮、畅饮,强迫人饮,不醉不休;不问青红皂白,只认一个死理,有敬必受是朋友,有敬不饮是看不起人。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酒杯里的友情;所谓关系深,一口闷,就是以酒量论交情。还有关系铁,喝出血之说,其情也固真,却令人多半不能理解。关系再铁,能过父子乎?让父亲或者儿子喝出血可乎?可见一种说法再豪迈,还得经受住以此类推。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还叫吗?

  酒桌上常见这样的事:两个贪杯之人上了,一杯一杯又一杯,都不服输。为了输赢,猜拳行令,输者饮,多饮者自然先醉,烂醉如泥,呕吐满地,似乎才算是尽兴了。敬酒似乎是有情,把人得东歪西倒、满嘴胡话,仍不依不饶,那还叫吗?不把人灌醉到不省人事便不罢休,那是有情,还是无情?饮者之间并无深仇大恨,何以把人往死里呢?喝酒死人是常识,劝酒醉人也是常识。固然死于醉酒是咎由自取,但者岂能心安理得?

  酒杯里险象环生,贪杯者常遭人算计。有一年我去某县扶贫,县上派善饮者陪酒,目的是为了让扶贫干部吃好喝好,的标准便是放倒几个。扶贫干部中有酒中瘾君子,一眼看透了县上的险恶用心,席间只是装着不能饮、不善饮,陪酒者不知是计,已喝到八九成了仍然向这个挑战,向那个挑战,结果站出来两个深藏不露的人接受挑战,当即满倒三大杯酒,要求一口闷。那位陪酒者岂能怯场?饮罢就倒在地上,因胃出血被急送医院。此君精神似乎可嘉,但仔细想是何苦?为人民服务,难道就是在酒桌上视死如归

  淹死的多半是会泅水的,喝死的多半是善饮的。善饮者尚且不能保证生死无碍,不能饮者若从如流,那就是不要命了。某年,一作者请我吃饭。我知道所谓请吃就是请喝,但盛情难却,不得不欣然前往。我是他的责任编辑,宴请因我而起,自然我被视为座上宾,礼敬有加。我老实说我不能饮,饮不了,对方不信;我说我滴酒不沾,对方仍纠缠不休;我说我酒精过敏,对方说他保证我没事。我就摆道理:你请我喝酒是美意,我心领了;你敬酒是为了让我高兴,但敬酒变成了强迫我喝酒,我就不高兴!谁知酒桌上就无道理可讲,这位作者自己可能八成喝高了,竟醉话连篇:这一杯喝了,我认你是好友,以后有事,但凭吩咐;不喝,那就是看不起我,不给我面子,从今往后,你不认得我,我不认得你!我那时候年轻气盛,如何受得了这话?当即回敬:随你便吧,为一杯酒,连朋友生死都不顾,这样的友情,不消受也罢!结果是不欢而散,果然是断了往来。也有知情者指摘我不通权变,他不相信一杯酒会死人。这样的话逆耳。我确信一杯酒可能要不了我的命,但酒是我喝,风险是我担,别人再言之有理,在我也是强词夺理。再说了,答谢人如何反成了强迫人喝酒?如此这般敬酒,太霸道了吧?

  作为一种风尚,一种时尚,敬酒自有其存在的理由。烟酒是孪兄弟。吸烟有害健康,但国人照吸不误,敬烟也被示为一种善意、友好、礼貌;酗酒有害健康,但酗酒之风有禁不止。这就给我一个启示:连自己的健康都满不在乎,怎指望敬酒者替对方的健康着想?但我就是不明白:对自己的健康可以满不在乎,对别人就可以满不在乎吗?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字里不只含有尊敬、恭敬的意思,应该还带有人格上的平等。譬如酒吧,饮或不饮,能饮、善饮,甚或豪饮,乃是个人的事。人各有志,尊重是起码的。总不成人人都做烟酒的瘾君子!

  敬酒无论是否发乎心,敬人应该重于敬酒。敬人首先是心敬,也只有心敬才能持久。敬酒可能会有心敬,但礼敬应该居多。既然是礼敬,如何要在酒上斤斤计较、喋喋不休?即便是心敬,以酒论真诚,恐也靠不住。自古及今,最靠不住的是酒肉朋友。我最鄙视的是豪饮者以大气自居,却对不能饮者说三道四,其大气何在?海纳百川的不只是黄河、长江;有容乃大的应该是涓涓溪流。酒桌上若无宽容,所谓敬酒受之可,不受亦无不可。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董补民律师提供“工商查询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董补民律师,董补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董补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31971310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董补民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酒泉律师 | 酒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董补民律师主页,您是第1249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