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心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10 10:01) 点击:125 |
孝 心 老杨醉了,说醉话。问他过年孝敬了老母多少钱,他说零分钱。他进一步解释,不但没有给母亲钱,母亲反而给了他压岁钱。人都笑了,逗他:“你都快60了,还要压岁钱?”他歪着嘴流着涎水说:“我从生下来到现在,我妈的压岁钱从没断过。物价涨,压岁钱也涨,儿时一角两角,现在涨到两百整了。国家经济翻一番,翻两番,那算什么呀?我妈的压岁钱都翻一百番一千番了。”人都以为他开玩笑,他的脸却正经起来。他说:“儿子就是儿子,在母亲跟前,再老也是儿子。我的孝心就是做让我妈喜欢的事和让我妈做我妈喜欢做的事。天下刀子我也要回家过年,知道为啥?一年到头,我妈就盼这一天呵!不让儿女动手,非要看着儿女吃她亲手做的饭菜。还要喝酒,一边吃药,一边喝酒。我妈看见儿子能喝酒,才放心儿子没有毛病。让我妈放心,也是尽孝心!” 忽然记起了一件事。上世纪70年代,我正上中学。我有个老师姓白,是个独生子,母亲寡居在乡下。那一年中秋节快要到了,白老师买了一包十个水晶饼,说是孝敬母亲的,他没走回学校,自己已享用了一个。到中秋节回家的时候,水晶饼只剩下四五个了。过了中秋节,有人发现返校的白老师又把水晶饼带回来了,不解,问故,白老师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这正是我的孝心所在呵!我不买水晶饼,是没有孝心;我不吃水晶饼,更是没有孝心!因为我妈就我一个儿子,我就是我妈的心我妈的命呵,我吃了,就是我妈吃了!”当时就有人翻白眼,讥讽白老师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若干年后,白母去世,同事去乡下吊唁,亲眼看见白母箱柜窑窝里,藏了许多发霉的点心、饼干。白老师号淘大哭。他说,让母亲把点心饼干放霉了,母亲多伤心呵! 央视《今日说法》说了一个案例:一位老人告别人世时留下遗嘱,把自己的60万财产遗赠给自己的保姆,他的一双儿女死活想不通,便把保姆告上了法庭。此中是非曲直姑且不论,老人的遗赠理由就值得天下儿女深思。老人常年卧病在床,他希望儿女能时常到床前来探视,闪个面也算是有心了,可老人的一双儿女却以工作忙为由,使老人的愿望每每落空。保姆本来是外人,可外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朝夕相处,无微不至,难怪老人不生“偏心”了。 我有位朋友,俩兄弟加一妹,总是和父亲闹别扭,原因是嫌父亲非要找个女人单独生活。说起此事,朋友振振有词:儿女管吃管住,老父衣食无忧;奔八望九之人,再婚已无意义;父母恩爱有加,应该善始善终;母亲去世未久,感情上难以接受;女方系母亲生前情敌,母亲的尊严必须维护;女方与父亲年龄悬殊,嫁给父亲动机不纯;父亲有一笔丰厚的遗产,不能多个外人来瓜分。我闻言忍不住一一驳斥:管吃管住,不能代替精神需求;越是于日无多,越是显示了再婚的意义;夫妻之间再恩爱,一个去了,就是善始善终了;替生者着想,感情上难以接受也得接受;母亲的情敌恰是父亲的情人,死者死矣,生者如愿以偿,理该支持;年龄悬殊不是问题,动机不纯只是猜测;不能为了遗产,就牺牲老人的爱情。 话说白了:只要不存私心,尊重父母的选择,就是尽最大的孝心。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