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10 09:57) 点击:102 |
什么是爱? 正是隆冬的季节,却有阳光从窗口射进来。置身在明媚的书房里,忽然无声地笑了,发自肺腑。我想起了你的提问:“什么是爱?”我没有回答,是因为1997年我就问过自己,且写了《什么是爱》,发表在当年《辽宁青年》第12期上。我知道,你的问是有所限定,可能不是问我,而是问你自己;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所以你自言自语:“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当然,你是指在男女朋友之间。 男女朋友之间有没有爱?爱是心灵的事,心灵被揣在各自的怀里,有没有无须我回答。你肯定是相信有,或者已经有,至少是渴望有,所以你才自说自话吧?我是相信有的,但不能理解你的话:“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你的话里应该有话,但我忍不住要反问:“比爱情少一点,应该少一点什么?比友情多一点,又应该多一点什么?”我是俗人,宁愿理解庸俗一点,少一点和多一点,应该都指性。 问题就跟着来了:没有性,就没有爱情了吗?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有无性,我没有考证;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有无性,我亦没有考证。可他们是爱情的化身。按照你的逻辑,少了一点,应该不是爱情。世间同床异梦的夫妻都有性,他们之间算什么?有性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有爱情。常识是:婚姻是为了性的,常常直奔主题,与爱情无关,至少是与真正的爱情无关;爱情是性使然,与性有关,也可能与性无关。《西厢记》里爱情与性同步,结局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西厢记》改编自《会真记》,后者的结局是喜新厌旧,始乱终弃。可见性并不是万能胶,与爱情粘上了,就分不开了。 连爱情都可以与性无关,何况男女朋友之间?说白了吧,有性,未必友情就不纯洁;无性,未必友情就可歌可泣。人生四个字:衣食住行,“住”里就有“性”。或者五个字:吃喝拉撒睡,“睡”里也有“性”。性是冷了要添衣,是饿了要吃饭,是渴了要喝水,是瞌睡了要梦周公,本能使然,本性使然,和上厕所是一回事。性神秘,并不意味着就神圣。男女朋友之间不管有无性,唯有心灵的,才是重要的,才是值得珍视的。 你问“什么是爱”,是因为你的心里有了“魔”,想挣脱又怕挣脱,不能挣脱所以诚惶诚恐;想给自己一个理由,却明知道自己的理由站不住脚。也许你为自己编写过爱情的梦话,却没有梦想成真;也许你正在回避一个事实:一厢情愿式的奉献只是一种奉献而已,是否如愿以偿唯有自己知道;也许你正面临着一个困惑:失去的是不是自己本该放弃的?得到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寻找的是不是自己缺少的?你可能找到了,却可能只是个幻觉。因为你心中有魔了,所以你变得忐忑不安了;因为你心灵出轨了,所以你变得无所适从了。对你来说,这个“魔”就是性。你太看重这个了,就注定你非受这个折磨不可。这也证明了你是过来人,经历过那个反封建又受制于封建的年代,传统的与革命的相结合,形成了你的所谓婚姻、爱情观。在你脑海里,性是试金石,只有婚内的性才是纯洁的。如果你呵护着自己的信念,守望着自己的崇高,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划一道红线,满足着不越雷池一步,你就会收获到类殉道者的喜悦。但你收获了失望、惆怅,至少是美中不足吧?你不想质疑自己的崇高,却也不甘作茧自缚。人到中年,揪住的是青春的尾巴。蹉跎岁月,蹉跎人生,就听任蹉跎吗?于心不甘,又于心不安;有所期待,又有所抗拒。你想弄清楚:男女之间,“什么是爱?”你自己希望:“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问题是爱情也罢,友情也罢,既是心灵的,又是相互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的自问自答,也只有你去身体力行了。 性,不是不好,否则人生就不可想象。饿了想吃,吃有粗茶淡饭,又有山珍海味。吃是最重要的,其次才谈得上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性和爱,一个是形而下的,一个是形而上的,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性是身体的,爱是心灵的。男女恋爱,首先是性的吸引,但没有性不等于就擦不出爱情的火花;青楼卖春,性是筹码,与爱情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女孩子被暴力所玷污,与性有关,却与女孩的清白、贞洁无关。太看重形而下了,就太容易忽视形而上了。不久前发生了一个人间悲剧:性暴力者被绳之以法,性受害者却自杀身亡。这是一个警钟:一个幽灵仍在新世纪的蓝天白云下游荡。心灵拂不去这个幽灵,就会被魔所控制。 回到你的伪命题:“什么是爱?”男女之间不是问题的问题,却被你弄成了问题。实际上我是乐意给你一个答案的,答案就在这一篇文字里。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