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09 10:22) 点击:137 |
那一天 起床,洗脸,刷牙,读书。最近对宋文发生兴趣。读王禹偁的《唐河店妪传》,感慨。金兵侵入宋境,宋民视之为掳。一掳求水喝,妇诈以力弱,诱掳至井边提水,乘其不备,掀入井中,割其首,悬于马后,骑而示众。作者叹:“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笔者亦叹:人人如妪,国何能亡哉!又读《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亦是王禹偁的手笔。宋咸平初,王被贬黄州,建小竹楼。“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筑楼者告之,竹瓦不能长久。王答之,自己四年五贬,居无定所,今年住小竹楼,更不知来年住何处,怕什么竹楼易朽呢?倘后来者住而葺之,则“同志”也。读文至此,感动,良久不忍掩卷。人心不古,古人又当何如?读斯文也,知古人心也。 该上班了,仍走环城路。细细的雨,若有若无。回味宋文意境,欣赏眼前风景,心中别是一种宁静。树,水淋淋的;草,绿莹莹的;路,湿漉漉的。工人仍在干活,不知道又要修筑什么,但绝不会是小竹楼。现代人追求永固,必然混凝土浇铸,耐个百年吧,应该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不“易朽”未必就不“速朽”,个中奥妙,今人都已领教,唯古人不能知晓,亦不能理解也。 云重,雾浓,四周朦胧,人和树,分别不清了影影,这恰平添了诗情画意。脚就舒缓,魂就流连忘返,似乎在脚后磨蹭。人在旅途,总要走路。到北门的时候,魂才赶到了前头去。雨中的行人,是另一种风景。 吃早饭的时候,和某某同桌,坐在窗口。她长我一岁,却生活得越来越精神。自在心情,使人焕发青春。喜欢和她说话,总觉有一种东西可以回味。走出大学校门,一直做着同事,知道彼此的底细。我故意问她生日,她只说到三月下旬,便不再具体,扬言保密。我笑道:“下旬总共十天,保密有什么意义?”她咯咯咯笑,像个小女生。她常说我傻。我如果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就拿她的话自潮:“某某说我傻,我还真傻!”末了,必要笑哈哈。 进了办公室,不外乎审稿。文字也会使人厌烦,即便是诗。常有人进来干扰,心里不欢迎,却一脸笑,指着沙发让座。若是行业外的朋友,不问喝不喝,先沏一杯茶放着,不喝了浇花。不喝不久坐,喝,一个上午就完了。 10点,若无访客,必上楼顶,重复每日的功课:做广播操。人少,少了人气,却也少了烦嚣。就几个人,一个节拍,一个动作,自由舒展,自由发挥。今日斜风细雨,图画了一个人生的片断。这样活着挺好。 11点半,乾坤兄来访。喜欢他说诗话、联话和古今中外的佳话。羡慕他博闻强记,肚子里只有学问,没有花花肠子。 照例要出去,完成一日的正餐。又邀了楼上两个同事:新民和治博。目标:麦之乡,农家饭。雨正唰唰,打着伞走路,耳里只有了唰唰,像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麦之乡的招牌便是麦之乡面,乾坤兄却非要点菜,三热二凉,菜报销了,面剩下了。我说:“作孽!”新民说:“权当为GDP作贡献吧!”谈笑间,有女性朋友在附近上班,打手机,想蹭饭。我说:“残羹有,剩饭亦有,就是油水大,不利减肥。”问具体位置。我说要绕,却把自己先绕到了云里雾里,她不耐烦了,说:“算了,记账吧,欠我八顿饭了!”我笑了:“等欠八百顿了,算总账!” 下午平静。一些事有意义,却无趣味,懒得记了。 晚间安静。上网,写作,上网;洗脸,刷牙,上床。却忘了撕日历。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