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09 10:22) 点击:138 |
去年今日 去年今日,5月12日,恐怕今生今世也难忘怀。 本是个寻常的日子。依旧走环城公园。旭日依旧,风景依旧,晨练依旧。走进办公室,忙奔依旧。11点半,听见敲门,转首,是母女俩。母亲与我同龄,名叫D。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名叫J。邀请入座,沏茶招待。说些没边没沿的话,夹杂些没远没近的事,不知不觉,快13点了。提议:“去烤饺馆吧,商洛特色!”母女响应,说笑着走去。一直以来,这家生意红火,去迟了就没有座位。这天怪,人不很多。我说:“靠门吧,靠门空气新鲜!”就坐了靠门的桌子。 D说菜可口,饭也可口。J也吃得津津有味。娘儿俩满意,我自然高兴。已吃饱喝足,并不急于离去。继续说笑,说开心事。突然,感觉晃了一下。J说:“妈,你晃啥呢?”D说:“我没晃呀!”我说:“是在晃!”随即,晃得厉害起来。十多年前,诗人伊沙访我,在八楼我的办公室里谈兴正健,感觉晃起来。此后得知,是地震,3.5级,震中泾阳。有此经历,我急忙高声:“是地震!”店老板也喊:“地震了!”随即人乱,喊声一片,都急步外奔。我已出门,不见D之母女,喊,又回奔,只见她们已身在门外。大地摇动,人站立不住。D之母女丢了包,我急忙拾起。喊:“蹲下!”三人蹲下,齐刷刷蹲了一片。街对面是楼,摇摆,吓得有人哭叫。但仍有镇静者,说:“看这阵势,震级不低!”我说:“也不会很高,至少震中很远!”又有人说:“不摇了!”果然不摇了,大家都站起来,惊魂未定,都似不敢轻举妄动。 等了数分钟,真不摇了。街上开始有人走动,也有车穿行。周围的人已经四散,我回到饭馆,空荡荡的,找付银员结账。老板说:“给个整数!”54元,收了了50元。 自立新街走到青年路口,看见一堆人。原来楼上的玻璃震落,砸伤了一位路人。任何时候,人都喜欢扎堆。打120,打不通。急忙打儿子手机,也不通。我们往北大街走,青年路窄窄的,两边是楼。走的人都仰着头,怕再震一下,楼倒下来。我心里也有忧,却对D之母女俩说:“放心,不会再震了!”说了十多年前类似的经历,D之母女已镇静自若。 迎面走来一个女同事,脸色有点白。她说:“怕死了!怕死了!”阻住我去路。她说她正上班,楼晃起来,越晃越厉害,人都往楼梯口跑,东倒西歪,跑不动。楼梯上人挤着人,争先恐后。有两个人摔骨折了。等逃出楼了,已不震了。她已走过去了,又转过身说:“已人去楼空了,你还干啥呀?” 走到青年路东口,远望见出版大院立满了人,便不回去,决定送D之母女到南门。北大街上,车行依旧,惟有人行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多神色慌张,显然是受了惊吓。商店门虽然开着,却拒绝人进。进去的,也没有了笑脸相迎,只好又退出来。看来,这次地震,与十多年前那次不同。那次震后,人没有如此惊惶,当时和伊沙去吃饭,谈笑风生者居多。 看手机,仍无信号。相信妻、儿等都应该平安无事。忽然身后一人说:“户县有房屋倒塌!”心便吃紧,担心起了父亲、妹子一家,还有乡下的兄嫂。转过身想再打听,说话的人已不见踪影。走到南门,J说:“没想到这天是这样过的,一辈子恐怕忘不了!”目送她们上了出租车,我转过身,又往回走。阳光明媚得反常,心中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受。 回到出版大院,已少有人走动。出版大厦楼下,有个值班室,里边正放电视,汶川在荧屏上定格、闪烁。至此,才知道是汶川大地震了,7.8级!汶川远在川西,离西安700多公里,没有怕的道理。就决定上楼,去我的办公室。离开时,没有锁门,也没有关电脑。电梯已经正常运行,却有同事劝我回家去。我振振有词曰:“震中那么远,就是再摇一下,也没事!”坚持上到九楼,楼上已有人语,却不见人影。大厅的一壁墙裂了条长缝,这让人的心发毛。上班已没有意义,我关了电脑,锁了门,离开了大楼。 回家的路上,丽日高照,不像灾难已经降临。急步赶回家中,开了电视,又开了电脑,锁定汶川。那里不断地有人死亡的消息,也不断有人获救的消息。心,开始沉重起来。直到零点上床,死亡人数一直在上升。 为自己庆幸,为亲朋好友庆幸,为亿万同胞庆幸。为汶川祈祷,为废墟里的同胞祈祷,为赶赴灾区的所有人祈祷。与此同时,不能不悲从中来…… 一年了。去年今日,5月12日,震后的记忆,依然那么清晰。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