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秦声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09 10:17) 点击:95 |
桃园秦声 辛未年春,与友人滕恩昌君出城百里,至于许庙镇,访某高人不遇,悻悻走街,见一姑娘面善,未及搭讪,姑娘已明眸一笑,皓齿露白,问:“你是不是孔明?”我说是,她就邀我们去一所学校,说她在此教书。有香茶捧上时,我脱口而出:“你是桃花?”不说是,不说不是,却说起了一段往事:十几年前,她在白玉堂读初一,我则读三年级,大名常上光荣榜,她就羡慕。有一回我在井边打水洗手,她瞧见了,也想洗,但嫌羞。 “我至今还记得,你那手很白!” 她说得真,却令我惭愧。问好去处,她说附近有桃园,远远看好得很,一直想去,却忙得顾不上。我们就鼓动她一同前往。跟着她走,一步三回头,因为人家房前屋后,都有艳红的桃花。 桃园映入眼帘。园在山脚下,灞水边,远看白花花一片,未走近已有芳香扑来,逗得人春心荡漾。园门半掩,有拴狗桩,却不见狗。桃花眼尖,先惊声而退。我知道她一定是怕狗,因问:“狗呢?”滕君笑答:“觅春去了吧?” 桃园不大,树却不矮,主干有碗口粗细者,岁月斑斑,年轮可辨,枝硬花软,黑白分明,黑里吐绿,白里泛红,含苞待放者傲立,笑逐颜开者竞艳。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陶醉。三人俱席地而坐。滕君得意忘形,开口便吼,竟是一段秦腔:《花亭相会》,地道的任哲中味。“好!”但闻声声喝彩,却不见人在何处。滕君得意得站起身,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这时候,香风阵阵,蜂来蝶往。桃花却捂了腮,羞答答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我起立鼓掌,耳边竟掌声不断。走出园去,才见行人立于道旁,锄者立于田间,孩子在高坡上排了一行,更有一老一少蹲在碾盘上,如痴如醉地笑。 桃花忽闪着水眼,问我乡人为啥喜爱秦腔。我知道卖弄学问的时候到了,就侃侃而谈,引导她进入秦腔境界:生在陕西,应知乡音。邓丽君好听,那代表她自己,不代表咱陕西。一乡有一乡之俗,一地有一地之音,身在娘怀,不觉亲切,远离故土,只要魂牵梦绕,你就会生出迷恋其母、其声的情绪。俄国有个陕西村,空口无凭,吼一段秦腔,便有了铁证。秦腔是西北风,刚硬,但绝不失温柔。戏看谁唱。滕君学的任哲中、苏蕊娥,前者声哑但有秦味,后者音厚而有秦韵,这便是秦腔的美。滕君唱出了这美,就怪不得有这么多人喝彩。 我们要离园时,有一白须老人自花簇丛中出,双手一拱,满面春风:“三位朋友慢走,待桃子熟的时候再来!”我们并不惊讶,老人一定也是个秦腔迷。抱拳相谢,转身离去。看最后一眼桃园时,老人犹立园门外,白须和桃花一个颜色。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