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08 09:20) 点击:126 |
朦胧 晨曦欲透,云纱掩月,雾眼看花,都是一个感觉: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谓之朦胧。月朦胧,鸟朦胧,是一种禅境,不谈情说爱,不反璞归真,永远莫名其妙。有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僧人参禅悟道,容易高古,故而最解朦胧的好处。 少年多梦,梦多玫瑰而朦胧,走不出去,心向往之;走出去了,心又怯之。远见意中人,便心跳加快,及至相互走近,不由不掉过头去,脑中却变幻着那美妙的一瞬。恋人爱黄昏,喜月夜,要的是朦胧境界中的朦胧感觉:掩映于花前林间,有朦胧色,便有神秘感兼安全感。人各有约,可见其影,可闻其声,彼此壮胆,心才安宁,对面而立,执手泪眼,看不见害羞,也看不见愠怒,被蒙在鼓里,更容易宽宏大量,好事就一蹴而就。朦胧于我,还有一种回味:昔年,住在乡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不在高,而在朦胧,一年四季,总有不同的色调朦胧着,春风一山绿,夏雨一山青,秋霜一山红,冬雪一山白;雨勒山廓,雾透山影,气绕山魂,云豁山尖;看得见近处,看不见远处,看得清低处,看不清高处,看着山的这边,想着山的那边,幽幽少年梦,朦胧天际飞,人随梦飞去,朦胧梦依旧。梦朦胧到现在,朦胧有新解:人生不是梦,恍惚确是梦,梦已很朦胧,人生更朦咙;走过的路依稀在脑际,人却难回头,往后的路依稀在眼前,却看也看不清,摸也摸不着,唯有跟着感觉走,走到哪儿算哪儿。 看人也如看山,越朦胧越好。美丽的女子不看最好,睡眼朦胧,怎样喜欢怎样想。非看不可,则不必看画、看本人,古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足可勾魂摄魄,回味无穷。如若想象力太差,可以降而求其次,看画,画有“千般姿态万般娇”之实,又有“动人情处不曾描”之虚,但仍须想象,不如走向人间,看真人真貌。不过按朦胧法则,宜远观粗望,不可近瞻细品,因远而粗,则眉淡扫而秀,脸薄粉而白,唇轻染而红,女子之美,于朦胧中恰到好处。若死心眼儿不认这个理,必适得其反:画眉是墨不是眉,粉脸欲白是假白,朱唇虽红非真红;墨不掩鱼尾纹,粉不饰乌雀斑,胭脂盖不了嘴唇的干裂。聪明的女子,轻于化妆,而重于衣饰,远眺亭亭而玉立,近看落落而大方,女子的魅力,尽在朦胧中淋漓尽致。 女子对男子朦胧,男子对男子,女子对女子亦应朦胧些才好。人太粘乎了容易斤斤计较,过从太密了反而容易无事生非,不即不离,不冷不热,不亲不疏,则彼此不失自我天地,又可共处于一个大天地,来往中知道礼数,相处时知道进退,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却也少了你埋怨我我埋怨你的纠缠撕扯。朦胧度过一生,则不须修炼,便能臻于难得糊涂境界。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