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碑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09-07 09:02) 点击:117 |
说 碑 我每游山玩水,有碑必看,看过也不记,看多了只生出一种感觉:碑是地的生殖器。有人反对了,说,天为阳,地为阴,言外之意,我也明白。古人敬祖,以男性生殖器为图腾,碑是图腾的象征,等于男性生殖器,我不言天而言地,自然大谬。不过我想,阴阳学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面,地分南北,南为阳,北为阴;地有上下,上为阳,下为阴;地球是个圆,既自转,又公转,转来转去,恰合了道家宗义:南是北,北是南,上是下,下是上,阴阳分明又转化。何况这世界本来就有无之相生,无中生有又何妨!这一番歪理,是我读《道德经》的心得,原文刻在碑上,立在终南山楼观台,信,我无话可说;不信,去走一遭,方见我言之凿凿。 碑是今人给古人立,给后人看,碑在,则英名不朽;碑毁,则灰飞烟灭,古人深谙此道,立碑便极讲究,要么不立,立,则务求留碑千古,故而,并非人人想立就可以立,立必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或天下名人。碑高过人,挖地三尺而埋之,碑文多系名家手笔,后人为前人歌功颂德。我看碑有年,却少见真碑存世,见者,多系复制品,遗憾之余,不免替立碑者伤心落泪:岁月悠悠,风雨无情,苍天不佑碑与文,剥而蚀之,尚有碑在,虽残亦可称文物,陈列博物馆,还可发挥余热;摧而毁之,则有化无,即使无中生有,眼不见还是个无。相形之下,武媚娘技高一筹,不孤守青灯已是万幸,当了皇后更是千载难逢,偏偏她不守宫规,不买男人的账,先垂帘听政,又坐上男人的宝座,在位半世纪,颠倒了整个中国,有功无功,一言难尽。一朝天子一朝臣,立碑于先,必毁之于后,与其多此一举,不如立一无字碑,千秋万代,听凭后人评说。苍天不负媚娘心,千余年来,风雨剥蚀的是无,观碑者生发的是有,无生有,有生无,媚娘的风姿,居然至今栩栩如生;则天的威名,居然至今人犹敬仰! 无字碑屹立千古,有字碑命运如何?人皆崇尚无,却尽钟情有,立碑不勒功德,活人心不安,死人不瞑目。老百姓的碑或可久留,达官贵人的碑,说立就立,说毁就毁,单子孙高兴不行,还赖时人好恶;单皇上喜欢也不行,非得后人点头才算数。昔年,游西湖龙井村,见一碑横卧水渠上,千人过,万人踏,好奇心生,驻足观赏,认定是清朝碑,岁月未剥独其字,后人亦不毁其形,完好无损,正好古为今用。碑勒之人何在?立碑之人何在?苍天不言,何以知之! 远古之人立碑为敬祖,近古之人立碑为纪念,当代人立碑为了什么?活着视而不见,死了化作一碑,上书“父(母)大人之墓”,而无名;下书“不孝子”、“不孝孙”云云云,姓名列了一大堆。我忽然明白,原来立碑是借死人给活人扬名。但不知此碑能过百年否? 人有功于世,不立碑,照样名存千古。屈原无碑,却活在后人心中,有端午节为证;秦桧有碑,却遗臭万年,亦有他的跪像为证。碑有形,亦无形,有形欺人,无形无欺。功不在碑而在自身,天公有眼,众口皆碑,得人心者碑毁名存,失人心者碑在名朽。有功受碑无愧,无功受碑何益?死者叫人讥笑,立者讨人咒骂,真是何苦!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