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炊烟 |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15-08-21 08:11) 点击:113 |
乡间炊烟 五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我带着给父母做的衣服和一些吃的,与妻子领着一双儿女,一路坐汽车倒火车,再坐汽车,回到了陕西农村的老家。 父亲早已在公路停车点等候。我们从长途汽车上下来,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菊花一般灿烂。他乐颠颠地说:“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个时候回来,你妈还埋怨我出来得早呢!”年迈的父亲准时接到了我们,苍老的脸上现出孩子般的得意之色。 看到久违的炊烟袅娜地从村子里升起时,一种亲切与温馨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其实,故乡的炊烟,与别处的并无二致,只因沾染了乡愁,便格外能开启尘封的记忆,带给游子无尽的遐思与良多的慰藉。 我对故乡的炊烟,向来是怀着深情的。以前,在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上,真正唤醒村庄的不是雄鸡,而是炊烟。无数个清晨,炊烟都是作为乡村睡醒的信号出现的。印象中,最勤劳的农家,总会升起全村第一股炊烟,接着第二股、第三股……不一会儿,整个村子就都醒来了。相邻的村庄受到感召,也纷纷升起炊烟。这些炊烟,因受柴草性质和风力、风向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有的浓黑似墨,有的纯白如棉;有的粗壮如柱,直上蓝天;有的纤薄如纱,摇曳多姿;有的像在赌气,相互之间绝不纠缠,攒足了劲要超过对方;有的像在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一块儿了,相扶相携共赴青天。当炊烟逐渐消散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耕作的耕作,赶集的赶集,上学的上学,充满希望的一天就开始了。 中午的炊烟,则是农事的生动写照。俗话说:“农村饭,一点半。”在大多数的农闲时节,故乡的炊烟总是慢条斯理的,随后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往饭场子里聚拢,吃饭品菜,谈天说地,从容闲适,怡然自得,处处散发着冲淡宁静、美好和谐的生活气息。当生活节奏慢下来的时候,时光便显得格外快,转眼就到了焦麦炸豆的农忙时节。那些个中午,很少有哪家会正儿八经地升起炊烟,即便有也是短促的几股黑烟而已,想必是在加热早饭草草充饥。更多的,为了抓紧时间抢收抢种,天不亮上地时就带足了干粮和开水,午饭自然就在田间地头解决了。 黄昏的炊烟,总能给人以强烈的归宿感。西天的霞光消退后,结束了一天辛劳的农人,扛着农具,牵着牛羊,饥肠辘辘地往回走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了自家院落正冒着的炊烟。那一刻,谁会不感受到由衷的幸福呢?而散学归来的孩童,定会一溜烟跑回来,嚷嚷着要吃饭。此刻的炊烟,不正是家的代名词吗?有时我就想,我们炎黄子孙的先祖,是何等的睿智与伟大啊!这一点,仅仅从“家”与“冢”字的构造上便可体悟到。“家”与“冢”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家”中总会升起直上蓝天的炊烟,而这,不正是生命、活力、和谐与希望的象征吗?“冢”前虽然偶尔也会有烟,但那种烟是燃向地下的,是缅怀逝者的,与生命、活力和希望无关。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8年前的冬天,即将踏入社会的我,求职时几经周折,屡遭重挫,希望一次次地燃起又一次次地熄灭,倍感前途渺茫。当我在那个朔风凛冽的黄昏,身心俱疲、饥寒交迫地赶到村口时,一眼就看见父母和拄着拐杖的祖母出来接我。家中的炊烟,正源源不断地涌起,尽管瞬间就被大风撕碎,但仍顽强地刺向阴郁的天空。那一刻,竟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一股久违的温暖与力量也从心底升起。毕业前夕,我终于在离家千里外的豫西,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但后来整日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与亲人的联系逐渐少了,那份真情竟在不经意间被疏远了。以至于两年前祖母病故,我竟没能及时赶回去送老人家最后一程,空留下深深的愧疚与无尽的遗憾,而父母、亲人与近邻的理解和劝慰,又让我深切地感到——故乡,实在是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 炊烟淡淡的,飘飘的,如纱,如雾,又像是流泻的溪水,绕成一个圈,围成一个环,像是给村落罩上了一个漂亮的光环。此时的村子是宁静的,村子里时而传来几声鸡鸣狗叫,不但不显得嘈杂,反而像稀释了的牛乳一样,从村子里荡漾出来,向四周扩散;又像是从空旷的乡野飘来的童谣,悠远空潆,水汽淋漓。村子像是长在绿色田野里的一个鸟巢,不忍碰触,更加重了炊烟的气氛。村子在炊烟下呼吸,随意而安详。 炊烟是味道最深浓的乡间意象。柴米油盐、婚丧嫁娶,酸甜苦辣……所有的滋味都融合在那缕缕炊烟里。每一个灶口下都有一双被火苗映红的双眸,熠熠火光如莲花一般聚拢在锅底,所有的旺在火中温热沸腾。熬冬为夏,蒸春为秋;酿苦为酒,润涩为甘。再生涩的日子,只要一把火烧起来,庸常的日子就会让人气定神闲,从容镇静。 炊烟是最有味道和表情的信使。疯野的孩子,看到自家房顶的炊烟如果冒的是黑烟,就知道那是母亲刚刚烧起的灶火,吃饭还得待会儿;如果冒的是淡淡的青烟,那就是饭做好了,已收拾好盆盆碗碗等着自己回家吃饭了。田地里劳作的农人会手搭凉棚,读懂炊烟的味道。因为炊烟还会顺着风儿的方向,向你吐露些更深的秘密,那是只有夫妻之间读得懂的,是更深沉的慰藉与关怀。 炊烟引领着回家的路。奔波在外的游子,永远忘不了母亲煮的小米稀饭,蒸的白面镆,就着疙瘩咸菜,胜过所有的人间美味。沐着家里的烟火,所有的奔波劳碌,所有的灯红酒绿,都是过眼烟云。即使你的心皱缩成一叶苦茶,在家乡炊烟的温存里,你都会还原舒展成一枝新叶。即将去外面闯世界的小伙子,青涩还写在脸上,母亲端上那碗拉条子,让自己流连忘返,老屋的身影在远处渐去渐渺,那一缕从自家房顶上飘起的炊烟,多像母亲手搭凉棚踮起脚眺望的姿势,连绵不断。前途路远,故乡路渺,炊烟是牵系自己所有思念的风筝线。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