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董补民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回味麦黄杏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15-08-11 15:59)    点击:248

此文章发表《甘肃经济报》

回味麦黄杏

到集市买菜时,一中年农妇带了一兜杏摆在地上出售。一个艳装女孩挑杏,我问杏的味道怎样,女孩热情告诉我,不错,味道很好。显然,她是尝过了。农妇见问,递我一颗抢着说,你尝尝,这杏熟透了,比他们的杏都好吃。

我一口咬下去,真的又甜又面,很是过瘾,一连吃了十几个。

麦黄杏,顾名思义,麦口泛黄成熟的一种杏果。每到“立夏”过后,大田地里麦穗泛起一片金浪,这种杏儿也在枝头黄澄澄招摇过市了。熟透了的杏子,总是色彩鲜艳浑身饧汁,就像风采浑圆的少妇。我有时路过人家的篱下,风中突兀出一枝红杏,总是禁不住馋涎欲滴,徘徊不去。透熟的杏子,无风噗噗自坠,农家总是七八成熟下杏赶市。也有的户家忙麦顾不过来,杏子落地一堆,看了令人心疼。杏儿作为一种果子,种类颇多,有青皮的,红皮的,黄皮的,水晶色样的,桃红的,等等;口感也杂,酸、涩、香、甜、面均有,我一概爱食。与苹果相比,杏儿“寿命”短暂,这大抵跟储藏有关。超市里有一种干杏脯,嚼起来并没有多少肉,口感与鲜杏味道相去甚远。我倒很喜欢那种杏脯罐头,羹汁黏黏的橙黄的颜色,啖一口质感蛮好。

也许,勾起我胃口的,不仅仅是那几个麦黄杏!

在果类当中,我喜食杏儿胜过苹果,只可惜杏儿没苹果存放长久。童年时大伯家灶前有棵杏儿树,枝丫长过了房顶,叶大杏圆,成熟了晶莹剔透,咬下去满口蜜汁似的甜。我人小爬不上树去,就从墙角攀援上奶奶家的檐头,渡到大伯家的灶房顶上,偷摘杏儿吃,从又酸又涩豆粒般大小,一直吃到香甜透熟。我记得那杏儿酥软可口,满嘴流汁,但成熟较晚,总是在乡民碾过麦铺、又扬完了场,它才开始变软发饧。一日,晨雨过后,霞光满天,一树的叶片水珠儿晶莹,而隐现的杏子艳若玛瑙。我爬上屋顶,扯了枝子自顾摘杏,脚下打滑,人亦随之跌将下去。好在屋檐本就不高,树下又是一堆麦草,有惊无险!在大伯大娘人众的连连惊呼声中,我一骨碌翻身坐起,羞得撒丫子便跑。

记忆里有那么一次,麦口里我母亲用麦子换了二斤黄杏,嘱咐我拿好了去走姐家看外甥。我出了村,就开始数个数,走一会儿,吃一个;又走一会儿,又吃一个。心里说,还多着呢,就再吃一个。于是,人还没走进姐家柴门,杏儿就剩下没几个了,最后我干脆蹲下来连那几个也全吃掉了。自然,回家之后我没敢实说,那是因偷吃欺瞒我母亲的多次中的一次。

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如何使杏树能多结果,清代陈淏子《花镜》和潘永因《宋稗类钞》都载有“为杏树娶亲”的有趣故事。故事说:“朝议大夫李冠卿扬州所居堂前杏一株极大,花多而不实。适有一媒姥至,见如此,笑谓家人曰:‘来春与嫁了此杏’。冬深忽携酒一樽来,云是婚嫁撞门酒,索处子裙一腰系杏上,已而奠酒辞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明春,此杏结子无数”。此故事虽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是农家常使用的果树嫁接方法。

杏是一种纯黄或者说是姜黄的颜色,个不大,比鸡蛋黄要小一点,那农妇的杏是真正家乡的杏,完全是我几十年前吃过的味道,不酸、不苦,很纯的清淡的甜味,肉质绵绵的,一种淳朴,这使我一下子就联想到过去的童年,那种家乡情结又很快涌泛出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那农妇的杏,似乎买到了我童年的味道。

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如何使杏树能多结果,清代陈淏子《花镜》和潘永因《宋稗类钞》都载有“为杏树娶亲”的有趣故事。故事说:“朝议大夫李冠卿扬州所居堂前杏一株极大,花多而不实。适有一媒姥至,见如此,笑谓家人曰:‘来春与嫁了此杏’。冬深忽携酒一樽来,云是婚嫁撞门酒,索处子裙一腰系杏上,已而奠酒辞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明春,此杏结子无数”。此故事虽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是农家常使用的果树嫁接方法。

有关杏的传说很多,敦煌,传说中的“李广杏”,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奉命讨伐匈奴,回师时路过新疆于阗,听说当地有一种杏香甜可口,在饱尝了杏子后还剪了六棵枝芽,带回玉门关内,送给敦煌城郊一位姓曾的农户,嫁接到六棵毛杏树上,结果全部成活。因敦煌地区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所以这种杏含糖份高,色泽金黄,肉厚味甘,敦煌百姓为感谢李广,遂取名为“李广杏”。现在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村杏园一望无际,已是敦煌有名的李广杏基地,成为当地一大特产。

礼泉御杏的传说:陕西礼泉县的山底御杏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命朝中将士在他新建的昭陵陵园内广植松柏和栽种各类果树,以绿化陵区面貌。

几年后这里便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相映生辉,特别是在山底村一带栽下的杏树生长的特别茂盛,结下的杏更是百果之最,这里的杏果个硕大,色泽鲜艳,口感香甜,水流似蜜,当地人称它为山底梅杏。

一年夏天,唐太宗李世民带着他的皇戚大臣上陵打猎,回来时经过离陵不远的山底村时,当地村民就把他们这儿的特产梅杏供上让李世民品尝。这时李世民口也渴了,一连就吃了好几个,对此杏是赞不绝口,并问当地老百姓:“你们这儿的杏怎么这么好吃?”百姓回答说:“因为这儿有一股从昭陵陵山上流下的泉水,这里的杏树就是靠这股泉水滋润着。”李世民听后赞曰:“四时陵园山自润,千果梅杏水长流。”从此以后,朝廷每年都要采摘大量的山底梅杏。为此,当地百姓便把这里产下的梅杏称为唐王御杏,作为上等贡品。

杏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载:杏仁主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又说杏仁有小毒,能治疮杀虫。看来,民间有“桃饱人,杏伤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杏不宜多吃。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董补民律师提供“工商查询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董补民律师,董补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董补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31971310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董补民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酒泉律师 | 酒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董补民律师主页,您是第1249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