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的家庭 |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15-08-10 16:51) 点击:229 |
这就是我们的家庭 八五年春节刚过,妻子毫不含糊地向我提出:她要走出家庭寻找工作。 事出有因,结婚前她在敦煌干了五年临时工,结婚后,她认为总算找到了生活的靠山,而已婚妇女的任务就是养儿育女,料理家务,有了我的依靠,本来她自己可以做的事,都依赖我去做,为了使这种依靠更牢固,她甚至断绝了昔日的朋友交往,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活动视野局限在两个人的小天地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意识到婚姻一旦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爱情之花就失去艳丽的光泽了。 她终于对我说:“我不愿再过这种清闲日子了,” 我试图反对,可她态度非常坚决,“因为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所以我应该不依附任何人而生活,只有自立我才会有力量,家庭才会更稳定,”架不住她的“软硬兼施”,我终于同意了她的要求,然而她要工作并不能说走就走,我们那未满两岁又淘气而又惹人喜爱的儿子成了妻子累赘。我们岳母已去世,妻子又不忍心把这个包袱甩给远在陕西老家的母亲,为了不错过工作的机会,她准备把孩子“承包”给乡下的一个老大娘。 但孩子由别人看管,怎么能放心,于是我向妻子提出还是让我来看孩子, 说起来真可笑,我这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从此便既当爹又当娘。妻子走敦煌工作去了,走的哪天我虽然已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然而一开始就被孩子闹得手足无措,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要妈妈,这种无异于摘星星的要求,我怎么能满足得了呢?一股又酸又热的浪潮不时从心田涌起,我拿出男子汉的勇气和毅力,度过了艰难的第一夜,从这天起我这个“代理妈妈”早晨起来把干干净净的孩子送到邻居保姆那里,上午十二点接回,下午二点又送去,傍晚,接回孩子梳洗换衣,和她游戏,孩子的养育,洗刷缝补,难以摆脱的柴米油盐,烧火作饭。几个月来,孩子健康结实,活泼可爱,人们并没有看出这是个不在娘身边的孩子。 孩子是娘心头的肉,妻子从心里感到对孩子的歉疚,尤其是当她回肃北探亲临归时,孩子紧紧包住妈妈不让走,每当这时,做母亲的那颗心刀割般地难受。 为使妻子安心工作,我经常给孩子照些照片寄去,每次写信都把孩子的详细情况告诉她,今年五月,孩子感冒发起了高烧,打针吃药三天,孩子依然浑身滚汤,饭也不吃,水也很少喝,只是用嘶哑的嗓子微微地叫着“爸爸”叫着“妈妈”。我守着孩子度过了难熬的几个日日夜夜,孩子的病终于好了,可我却象得了一场病,眼睛熬红了,身体也消瘦了,这使我更加体会到做母亲的艰难,也更加理解了妻子,如果说妻子通过工作充实生活,那么我觉得也为社会尽了一份力,我把孩子病愈的情况写信告诉妻子,她更加珍惜这次工作机会,由于她的努力,全县卫生大检查时她们单位得了流动红旗奖。 自我养育孩子前,我已参加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自修考试,在职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加上带着孩子,困难相应增大了,每天晚上我只能等孩子入睡,洗完衣服后才能自学看书做作业,写点东西,几乎天天是十二点左右才能就寝,但由于获得了知识,我感到苦中有甜,生活很充实,半年多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通过不断努力,我除完成了本职工作外,还参加了律师函授考试,同时,还写了一些稿子,在报刊杂志和广播上发表了,有的同志开玩笑说我是工作,学习,带孩子三丰收。我想如果能称为丰收的话,那就是通过支持妻子工作,我们彼此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心心相印,这就是我们的家庭。这就是我们的爱情。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