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中的律师职业环境 |
分类:法学论文 时间:(2015-08-10 16:49) 点击:208 |
改革大潮中的律师职业环境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步伐加快。新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对外开放的地区和项目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愈来愈活跃,各类市场纷纷建立并加速发展,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涉外交往关系越来越多,这种形势要求律师提供更多、更好、更广泛的法律服务,改革大潮中的律师职业环境将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从宏观方面来看,律师执业环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法治环境,也叫法治环境是由国体和政体制约下的特定环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而形成的律师制度无处不体现出我国的特色,当前我国正在加紧立法,法制建设逐步健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稳定为律师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执业环境。 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律师的工作环境,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深层次的发展阶段,而律师执业是根植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之中的,它离不开社会环境,它的工作是根据社会经济与政治需要而确立的,律师的执业环境也是由诸多的社会因素决定的,如经济环境,法治环境,行业管理水平,公民法律意识高低等等,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律师执业有着决定性影响,使律师执业环境,从律师适应社会需要到社会需要律师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发展,这是律师执业的一个新的突破和飞跃。 三、律师素质。包括律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国律师都生活在同一个司法环境,社会环境之中,有的律师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与立法结合在一起,有的律师就不行,这就明显反映出了律师的自身素质问题,这就看律师自身如何完善自己,在可能的情况下如何去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值得深思和考虑的,律师执业环境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即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律师的执业环境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通过律师自己优质的法律服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民,达到环境的优良和素质的提高。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高低直接影响着律师的执业环境,公民的法律意识强,才能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自觉履行规定的义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公民和法人法律意识的提高,社会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领域日益扩大,律师工作大有可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健全,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稳定使律师的执业环境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第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律师执业环境有了巨大改观。律师的主要武器是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法律规定的越具体越全面,法学理论研究也就越有成效。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就越好,律师的作用也就自然会越突出,律师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 第二、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律师职业环境优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体系,如商品市场,证券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物资市场和外贸市场,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和有序竞争的市场,这一社会需求使我国律师适应社会需要到社会需要律师这样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党和中央领导对律师工作的重视,使律师执业有了宽松的环境。去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多次谈到律师工作,做了很重要的指示,江泽民总书记说,我国目前急需加强和建设三支队伍,一支是律师队伍,一支是会计队伍,一支是金融队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谈,在加快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也讲到,外国企业家来中国投资,都要带上律师和会计师,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也应该带上自己的律师和会计师;中共中央七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律师工作的改革,积极发展律师队伍的要求,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会议”上都谈到律师工作的重要性,司法部关于律师工作进一步改革意见等等,这么多领导讲律师工作,这么多方面都关心律师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是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所没有的,说明了在全国广大律师努力下,在各有关方面积极支持下,律师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又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律师工作的重视和期望,还说明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需要加快发展律师工作。 第四、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工作重点对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也起着积极作用。例如开展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教育;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严厉打击黑社会,黑组织活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号召律师清理三角债,为搞好大中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和发展生产服务。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服务;为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牵线搭桥,提供法律保障,为开辟沿海、沿江、沿边开放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开拓“三资”企业法律服务领域,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努力提高服务的层次和质量。这一切,无疑为律师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律师们如鱼得水,在工作中一展雄风和才华。 第五、观念和意识的变化,促进了律师执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打官司有了新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公民或法人,清清楚楚地知道律师并不仅仅是替当事人打官司,其他的法律事务也可以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如审查起草合同,参加项目谈判,咨询、法律意见书、资信调查、律师见证、对外贸易等等。一旦涉及到法律方面的律师都可以提供帮助。 第六、涉外因素对律师执业环境的影响。涉外律师业务的开展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事务。目前,我国与许多国家通过签订多边双边国际性的条约和加入国际公约来完备、强化国内的涉外立法工作、使得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有法可依,这为律师执业环境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司法界,律师界对外交流愈来愈多,在理发,执法方面,逐步吸收国外长处,弥补国内不足,扩大业务,例如,律师见证,我国以往没有广泛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但是外国律师与外商在与我国交往中签订的合同坚持要律师见证,因而我国的律师见证业务将迅速扩大,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产物。 尽管律师执业环境在逐步向好的,健康的方面发展变化着,但是毕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的地方影响律师执业环境。 第一、 律师的作用问题,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需求律师发挥护法作用,但是、由于法制的不健全,社会观念仍有待更新,因此律师目前的社会作用非常有限,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即委托人对律师期望较高,而律师实际发挥的作用却很难满足期望,从而影响律师工作的开展。 第二、 律师的地位问题,由于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一些人还不理解甚至不了解律师工作,社会上还有人对律师工作持有偏见,致使一些阻碍律师依法履行职务,干扰律师正常工作的事件屡有发生。 第三、 行政干预,行政干预是律师本身无法控制的,也是律师无法左右的,再有名望的律师也无能为力。 第四、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这几年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这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律师执业环境,不打破地方的封锁,不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发展就要受到阻碍,如果是个别法官的素质问题,还可以提高,如果是主管意识上的原因,就给律师的执业环境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第五、 涉外立法方面的问题,我国立法不够完备,涉外立法质量有必要提高,立法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之间的协调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律师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为律师执业创造优良的环境。 第六、 律师专业化问题,律师专业化是律师制度改革提出的一个突破点和方向性的问题。事实上,律师不是万能的,为避免因不具备或者不擅长这方面的法律知识,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向专业化分工努力,培养出既懂法律,又懂经济,懂外语的专业人才,对从事金融、证券、股票、房地产、知识产权、海商海事、商标专利等专业律师进行分工,积极努力改善律师执业的内部环境。 第七、 激励机制问题,加强律师工作改革,落实律师事务所人事上,经济上的自主权,改变老化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消除收费上的不合理现象,打破大锅饭,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律师内部执业环境。 作为律师,如何去适应和利用当前的律师执业环境,这是我们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就能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开拓律师事业,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执业环境。
该文章已同步到:
|